土家族是一個多文化的民族,有著燦爛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風情。如:原生態的建筑、奇特的風俗、古樸的歌舞、精美的工藝、特殊的信仰、獨特的語言、以及代表多種民族文化元素的樂奏等。
昨(14)日,筆者搜集到一組用奇特字符替代的打擊樂譜,它就是黔江謝家鑼鼓的“鑼鼓曲譜”,當地也稱“鑼鼓引子”。
如《 雙梅花》 :“米O米米,—XO—OX—,米O米米,—XO—OX—,OX—,—OX,OX—,—XO—O X—XO,—X O—X。”
字符中的 “O”,擊打時用馬鑼發聲,譯音為“嚨”;“X”用鈸發聲,譯音為“且”;“—”用大鑼發聲,譯讀音為“長”;“米”用鼓發聲,譯音為“咚布”,按字符依次擊打。
謝家鑼鼓傳承人謝育齊(右二)在濯水古鎮培訓傳承人。 李詩素 攝
現在傳承下來的謝家鑼鼓的詞譜《 雙梅花》,全用漢字替代,“譯”為:咚布嚨咚布咚布、長且嚨長嚨且長、咚布嚨咚布咚布、長且嚨長嚨且長、嚨且長、長且嚨、嚨且長、長且嚨長嚨且長且嚨、長且嚨且長。
謝家鑼鼓的由來鑼鼓屬民間擊打器樂的一種,它由鼓、鑼、鈸、镲組成。在土家族地區,每逢慶祝盛大節日要敲鑼打鼓,另外就是民間婚喪嫁娶等也要用鑼鼓來烘托那種喜怒哀樂的氣氛。據黔江“謝家鑼鼓”第23代傳人謝育齊介紹,當時謝氏祖先從江西入川,遷徙到現在的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世代在阿蓬江畔靠打漁為生。當時兩岸常有野生動物出沒,每到夜晚,謝氏祖先靠敲打鐵器驅逐野生動物。由于鐵器發聲不大,謝氏祖先就制作一面銅鑼,擊打聲音響亮有回聲,便用于夜間驅趕野獸。
后來,為了打發漫漫長夜,謝氏的祖先們聚在一起商量,用死去的耕牛的皮制作牛皮鼓,還用銅器制作一些輔助性器樂,便形成4人或5人共同娛樂的鑼鼓。為便于擊打時發出有節奏的聲音,因當年沒有人上過學,不認識字,他們用簡易的特殊字符作為擊打鑼鼓的引子,方便學習和記憶,這就是當時人們稱之為的“鑼鼓引子”,一直傳承至今。
謝家鑼鼓成為景區的迎賓鑼鼓。李詩素 攝
關于傳承
謝育齊回憶,謝家鑼鼓第22代傳人謝隆光老人在傳藝給他時說:“謝家鑼鼓創始人謝子栗公在彭水梅子這個地方傳給第一代傳承人謝祖朝,謝祖朝以后相繼傳承了8代,然后由第九代傳承人謝朗從原彭水縣梅子鄉遷往原黔江縣水市鄉大山村傳承了6代,再由第十四代傳承人謝正良,又從水市鄉大山村遷往阿蓬江鎮大坪村傳承了4代,后由第十八代傳承人謝世興從阿蓬江鎮大坪村遷往濯水鎮白楊村傳承了4代。謝家鑼鼓也隨謝家祖上的搬遷而代代相傳。
對于鑼鼓傳承,謝家鑼鼓本屬家族傳藝,原則上不外傳。在謝育齊看來,任何民間藝術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封閉的傳承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時代,最終會導致技藝失傳。因此,但凡有觀眾問起“鑼鼓引子”,他都熱情介紹。對年輕一輩無論本姓、外姓,不分男女,只要愿學,他都悉心傳教,謝育齊還先后將想《謝家鑼鼓》傳授給樊佐福、劉世成、彭覺仙、萬小芳等弟子。
類似字符組成的“鑼鼓詞譜”,謝家鑼鼓在傳承中擊打詞譜以前有近100種,遠近聞名。如今謝家鑼鼓的詞譜已不用“字符”替代,全部“譯”成了漢字。2016年6月,《謝家鑼鼓》列入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訊員 李詩素)